第226节
唉,韩信怎么年轻他这么多呢,要是和他一样的年纪该多好。
唐太宗时期
虽然气氛有点冷,但是群臣还是忍不住道:“为什么没有我们?只有玄龄和克明?”
房玄龄抚着胡子悠悠道:“我觉得名相篇可能有我。”
杜如晦:“我也觉得。”
【名将篇第一批再就业的就是这五个人了,后面还有第二批、第批,至于是谁就不多说了,感兴趣的宝贝稍后自己看书吧。
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最后一卷明相篇都有谁。
不同于人气抉择的帝王篇和意难平的名将篇,明相篇是自由应聘上岗。没有人应聘的情况下,阎王才会随机派遣人去。
众所周知汉武帝的丞相是最难当的,汉武一朝,丞相是最危险的职业。
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,任命了十位丞相,其中有七个死于非命,剩下几个被罢免的比较多,善终的只有一两个。
当汉武帝的丞相,要命啊!
让我们来看看有哪几个明相想去汉武帝手下干活。】
一百六十五 汉武帝的丞相
公元前120年, 汉武帝时期
丞相公孙弘闻言心里一紧,他应该算是善终的吧?按照史书上的记载,去年他就应该病死于任上, 死后儿子继承了平津侯的爵位。
可是因为天幕的出现,带来了神奇的医术,治好他的病,挺过来后陛下也没有换丞相的意思,故而现在的丞相还是他。
他善终了吧?公孙弘越想越没底,几年前赵王诬陷主父偃受贿,逼杀齐王,后查实虽有受贿事但并无逼杀齐王, 陛下本想宽恕主父偃, 他却劝说陛下杀主父偃安定人心。
后来天幕出现,主父偃被释放。
不仅如此, 后世的小说中对主父偃多有赞赏, 说主父偃上书的《推恩令》乃千古第一阳谋,陛下对主父偃愈加看重。
这件事也成了他心底的一根刺。
上回天幕卖汉史,更是说他两面三刀, 见风使舵, 嫉恨董仲舒,上谏让董仲舒去胶西当刘端的国相。胶西王刘端是陛下的哥哥, 为人凶残、蛮横,过去不少做过刘端国相的人都被处死, 或毒死。
让董仲舒去胶西显然是借刀杀人。
虽然因为天幕出现, 他没做这件事,但这件事在史书里白纸黑字写着,做没做过已经不重要了。陛下肯定已经认定他是个两面三刀、见风使舵的小人。
还不如去年病死在任上, 好歹得以善终。现在陛下得到了汉书,对他过去所做的一切了如指掌,他还有何脸面位列三公。
想辞相位,陛下又不许。愈发看不懂陛下在想什么了。
不止公孙弘心里害怕,其他官员也害怕啊,尤其是作为丞相替补的几个官员。
刘彻对于朝臣们的害怕倒是满不在乎,对天幕提到的明相要来他手下干活也兴致缺缺,他不喜欢丞相。
丞相居百官之首,掌佐天子,权力可不小。不仅有选用官吏之权,更有弹劾百官和执行诛罚的权力。
主管郡国上计和考课,总领百官朝议和奏事,甚至可以封驳皇帝诏令和谏诤。
朝中凡有重要的政事,如立新君,立储,封赠,赏功,罚罪等事,以及财政,选举,民政,法律,礼制,边事等方面的重大的事,往往是由丞相主持,召集百官集议。
集议的结果再由丞相领衔上奏于天子,再由皇帝和丞相共同决策定议。
要是君王昏庸,丞相的权力足以架空天子。
相权约束皇权,甚至可以架空皇权,他会乐意要这种丞相?
也就是公孙弘年纪大了,精力有限,又会见风使舵,颇得他心,不然也当不了丞相。
唐太宗时期
武将们眼睛亮了:“还有第二批、第三批再就业的名将?”那会不会有他们?
第一批混不上,第二批第三批总可以吧?
要不要试着买一买中册,万一有他们,那可是免费的啊!
杜如晦本来不想打击他们,但看到这种情况,不得不道:“诸位理智一点,名将篇都是意难平系列,从古至今有多少意难平的名将?
旁的不说,天幕刚才提到过的战国四大名将,就有三个没能善终。
还有之前提到过的八大军神,不算隐居的孙武,早逝的霍去病,善终的也就是卫青和药师……”
听到杜如晦一一列举,武将们眼里的光逐渐黯淡,同时心里更复杂了,原来历史上有这么多意难平的名将吗?他们能遇到陛下是多么幸运的事啊。
李世民突然收到一堆感激的目光,“……”还真有点不习惯,不自在地转移话题:“咳,没想到明相篇居然是这样择人,那应该没有你们了吧?”
说罢,目光看向房玄龄、杜如晦、长孙无忌。
都是微末时就跟着他的股肱之臣,让他们去别的朝代,选择别的皇帝很难吧?
房玄龄/杜如晦/长孙无忌:“……”
长孙无忌信誓旦旦道:“臣肯定不会选择别人,但后世的人会怎么写臣也不知道啊。”
房玄龄/杜如晦吹胡子瞪眼:老狐狸。
【想去汉武帝手下干活的名相居然是0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