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67节
祝缨看好巫仁,给花姐留了话,如果巫仁愿意,花姐也觉得合适的话,可以让巫仁到别业帮忙。
一切安排妥当,祝缨提着几条小鱼,到谷仓附近转了一转。守仓人见了她,忙上来问好。这是一个从旧索宁寨子里出来的人,看到祝缨就先笑,又好奇地看了看祝缨手上的鱼。
祝缨将鱼提了起来:“有小猫吗?”
守仓人忙说:“有的!有的!”
祝缨用小鱼聘了一只小狸花,满意地提着颈皮放到自己的臂弯里,抱去见张仙姑:“喏!就它了!”
张仙姑茫然地问:“什么?家里有猫了,你又弄这个来干嘛?”
“我要带走的,娘看怎么样?”
张仙姑怔了一下:“也、也行。”
别业里的人见惯了祝缨来了又走,以为她这次离开别业,也还如以前一般。张仙姑与祝大一路将祝缨送到了关卡,祝缨道:“回去吧,我……这就走了。”
张仙姑忍不住又哭了起来,祝大背过身去,抹了抹眼睛。
…………
祝缨再回山下,满城百姓都盯着她,从福禄县又跑过来上百号人。三县士绅会同一些年长者,齐聚刺史府。
他们公推了“刺史姐夫”赵沣做代表,痛哭流涕:“大人走了,谁来看顾咱们呢?”
祝缨又好言抚慰:“我的心依旧在梧州。你们都是士绅人家,轮到你们看顾这一方乡土了。”
一旁顾翁与荆翁哭着哭着听出味儿来了,顾翁道:“我们也是有心的,就怕能力低微,还请大人不要忘了我们。”
荆翁也说:“梧州父老心念大人,日后还请大人也施以援手啊!”
他们是士绅不假,官员也会给他们几分薄面,对他们多加袒护。祝缨呢?她更喜欢查一查肥羊们有没有兼并。然而,除此之外,祝缨是真能干事。这些年给梧州堆出了多少年轻官员了?她还能给大家弄来钱!她自己也不敲诈勒索富户,等闲也不跟人翻脸、灭人满门。
祝缨道:“这是自然。”
士绅们稍稍放心。
百姓哭得更惨,他们可太明白了,换一个官员过来,他们的日子取决于当官的是个什么样的人。下一个是什么样的,不好说,但九成九是不如祝缨的。
整个梧州的百姓以孤儿给亲爹送殡的心,哭着把祝缨送出梧州城。
祝缨一直微笑安抚,直到驿站,仍有百姓不肯离开。直到出了梧州地界,身后的人才渐渐散去。
丁贵等人陪着哭得一塌糊涂,眼都哭肿了。丁贵哽咽地问:“大人,咱、咱们转、转水路,须、须得……”
陆路转水路,要将行李移到船上。祝缨自己的行李不多,她的家当大部分都在别业了,自己就带了些书籍、铺盖之类。钱财也没带多少,土产倒带了一些。又有项家兄妹也带了仆人、用具之类,又有祝炼,他的那点小小家当也装了两只大箱子。祁泰、胡师姐等人也跟着搬家。
拢起来行李不少,得另外找帮手干活。
祝缨道:“不走水路,这回走陆路!”
丁贵道:“是、是。”
走陆路是因为这一条线上稍稍拐几个弯,可以前拐顾同、赵苏二人,后拐到老家。
祝缨计划见一见陈峦,再拜祭一下于妙妙。至于自家的“祖坟”,也可以顺便上炷香。
祁泰回京,与祁小娘子下回见面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了,祁小娘子知道父亲能够回京,应该也能放心了。
祝缨在梧州处理事务耽搁了几日,路上比较紧,没有能在顾、赵二人的辖区内多转。但看百姓的神气,日子应该还过得下去,可见二人这官做得还行。
她沿途不断与一些认识的刺史、别驾会面,交流一下原本不就多的感悟,如是月余,回到了家乡。
直奔府城的陈府,递上名帖。
……——
陈峦须发皆白,他已看到了邸报,却不想祝缨会来看他。
门上报时,他站了起来:“快请。”
祝缨一路引了不少陈府仆人的注目。到了陈峦面前,祝缨对他执子侄礼问好。陈峦看她的样子,忍不住笑了一声:“从容不迫,有大臣的样子了。”
祝缨道:“多亏了您的指点。”
“坐。”
祝缨慢慢坐了下来,陈峦道:“京里不太平啊。”
祝缨道:“陛下已经着手防范了吧。郑大人做了京兆,姚尚书是陛下信任的人,前两天开始就调禁军领。”
“你呢?这次进京要领何职?”
祝缨道:“不知道,没说。我估摸着应该也是陛下的安排,大概,觉得我也可信?”
陈峦道:“什么可信?你只要可靠就可以了。”
祝缨忙老老实实地说:“是。”
陈峦道:“你在梧州做得很好,这些才是你立身的根本哟!进了京,也别迷花的眼。”
“是。”
陈峦道:“同我讲话,哪用这般?咱们就闲聊嘛。”又说祝缨给他送的糖很好,孩子们也喜欢。且说陈萌来信,与祝缨在京城见过面了等等。
祝缨道:“前年京中见大郎,他才是真从容。”